网站升级中

分类查找:

创新驱动 智慧赋能 第十二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在江苏太仓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8-18 16:01 Tag:)

  汇智明方向,聚势启新程。2025年8月15日,以“创新驱动,智慧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在江苏太仓隆重开幕。


111.jpg


  来自风电开发企业、整机及部件制造企业、专业运维公司以及规划设计院所、检验认证机构的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在1场主旨报告、2场主题论坛、5场专题论坛和1场圆桌对话中,聚焦风电后市场当前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共探后市场发展新趋势、新方向,共谋后市场创新路径,共绘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222.jpg


  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主办,舍弗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虏伯曼(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合信锐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国科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国际铜业协会协办。

  

333.jpg

  


  开幕致辞 凝聚共识开放协同拥抱新变局

 

444.jpg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会长柳地在致辞中指出,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新政的实施,给风电后市场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并将引发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提升发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和收益率,是构建风电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手段,而精细化运营和成本控制则是风电后市场的核心价值所在。风电后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首要任务,是要依托快速发展进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步伐,打造一个安全、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风电后市场,使之成为风电价值新高地和推动风电产业链高质量跃升发展的动力之源。

  

555.jpg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特邀专家梁志鹏在致辞中强调,风电后市场是风电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和增长领域,要在风电场规划、设计、建设阶段一体化谋划好后期运维方案。目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风电行业中的广泛运用,给风电设备运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要高度重视专业运维服务力量的培育,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队伍以适应风电运维的集约化需求,通过市场化协作,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机制,健全风电后市场标准体系建设和执行,不断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充分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开展运行监测,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666.jpg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解育才在致辞中表示,多年来,公司深耕风电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智运营中心平台接入了93个场站、5970台机组的运行数据,通过整合机组运行数据、气象数据、消防系统数据、视频监控图像等,实现了风电场全域实时可视化监控,构建起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控体系,并与设备健康状况智能分析预警系统、运维工单管理系统等深度融合,实现运维资源的智能调度与闭环管理?!笆逦濉逼诩洌苄履茉唇伟踩?,强化集约管理;健全营销机制,多发效益电量;优化运维模式,推动风电后市场服务朝着更加高效、优质、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行业树立新的典范。

 

777.jpg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曹志刚在致辞中提出,后服务市场应从“成本中心”升级为“价值中心”。对电力投资企业而言,风电后服务的真正价值在于提高资产收益率,而不再局限于“修得快”,应以可利用率、发电价值、预测与交易贡献度等作为核心交付指标;将数智化深入到“算法+算力+场景”的闭环中;以开放透明的环境保障有序的规?;⒄?。金风将携手行业伙伴,以标准与自律护航风电高质量发展,建立“结果导向”的服务评价与交易机制,探索能带来“绿色增量”的全寿命周期解决方案,助力后服务市场形成高水平、有张力、蓬勃向上的生态。

  

888.jpg


  舍弗勒中国区工业事业群总裁温豪定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球轴承领域的龙头企业,舍弗勒始终与中国风电行业携手同行,从单一的轴承供应商成长为专业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合作者。为了破解风电后市场的诸多痛点,舍弗勒针对主传动链运维构建了系统性、一站式的产品、服务和培训体系,包括塔上定巡检、故障诊断、主轴系统清洗、多参量在线监控系统的加装、改造、延寿或更换的分级治理方案,以精准化、定制化、智能化、数字化运维提升服务价值,目标是让每一台机组都能在全生命周期内长期高效运转。


  主旨报告 解析新生态下高质量发展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6位专家从战略高度出发,聚焦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剖析了市场化背景下新能源的变革逻辑与创新路径。

 

111.jpg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战咨委副主任张晓朝主持主旨报告


222.jpg

  中国能源系统如何在实现绿色、安全和经济的同时满足社会的能源需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仲颖在题为《中国能源转型新生态——具备先进生产力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报告中,系统阐释和分析了中国能源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并指出,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是挑战更是机遇,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创新融合,源、网、荷一体化协同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必然形态,未来将是终端用能高比例电气化的时代,也是以风光为主体电源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


333.jpg

  136号文的出台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全方位挑战,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成和祥以《全面市场化背景下的新能源发电企业运营破局与探索》为题,结合中广核新能源在生产运维、电力营销模式转型、“无人值守”场站建设、精益化管理、数智化系统构建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要以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以精益化管理创造增长点,借助智慧化手段锻造核心竞争力,走智慧运营转型之路,才能有效应对内外部经营发展压力和风险,推动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444.jpg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张伟在题为《市场化革命:从工厂模式向公司经营的转型》的报告中提出, 136号文等新政的发布后,风电场的价值定位不再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发电单元,而是价值随市场波动的资产单元。未来所有风电场都要从工厂向公司转型,每一个服务商都要具备四大核心能力:提供因地制宜的投资参考,打造框架与现货售电的组合,形成多能融合解决方案,以规模优势争取区域电价议价权。风电服务商不再是修理工,而是要像经理人一样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组合式的经营方案,从买卖关系升级为价值绑定,与客户“共担风险,共创价值”。

 

555.jpg

  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发电领域总经理邓小华在题为《乘数智之势,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展示了华为针对新能源运维面临的网络覆盖、运维和预测三大难题,联合伙伴打造的实现场站可感、区域可控、集团可视可管智慧新能源方案:通过多维感知可视化管理,提升运维效率30%左右;基于AI的气象大模型新能源功率预测,相比传统预测准确度提升10%+;新能源场站智能监测一站一系统,提升工作效率30+%;视频会商平台对作业安全统一管理,实现全程可管控;融合网络方案实现全面感知,支撑运维智能化,提升发电企业运营质量与效率。


666.jpg

  伴随着风电机组的大型化,风电主轴传动链轴承的外径和重量大幅提升,技术快速更新迭代;风电齿轮箱扭矩密度越来越高对轴承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舍弗勒中国区工业事业群风电行业&研发负责人于庆峰以《风电主传动链轴承技术趋势及后市场系统解决方案》为题,针对主传动链运维中轴承跑圈、润滑问题、“黑箱困境”、预测准确性低、孤儿机组轴承问题、运维协同难度大、维护标准化不足等诸多挑战,舍弗勒给出了轴承及周边产品、数字驱动的风电机组传动链延寿以及技术服务及分级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777.jpg

  电价改革对风电将产生多维影响,中电建西北院新能源工程院资源与总图所副所长陈彬给出了《电价改革对风电发展影响及高质量开发应对策略》。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方面,要精细化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优化风电机组布局和配置,一体化、精细化设计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资源投入,同时,运营维护上要优化运行方式和加强能源管理,提高风电场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风电场能耗和排放。降本增效核心抓手包括智能运维升级、风光储一体化等。


  主题论坛 解码技术装备与服务模式创新

  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是应对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新政的必由之路,下午的两场主题论坛上,13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在市场化交易与服务创新、新技术与新装备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经验。

  

111.jpg


222.jpg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战咨委副主任鹿浩、副秘书长王大刚主持主题论坛

 

333.jpg

  智慧运营是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雁冰以《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智慧运营体系的探索实践》为题,剖析了当前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运营管理痛点,重点阐述了新能源智慧运营体系的核心内涵,提出了一套涵盖集中监控、远程巡检、智能预警、功率预测、运维决策、电力交易等关键??榈闹腔墼擞褰饩龇桨?,实现了资产的全面托管、数字化监控和稳定运营,实践表明,可显著提升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444.jpg

  远景能源后市场业务单元市场与交付总经理程海栋在题为《“136号文”后风电运营三大风险管控》的报告中,阐述了远景依托深度自研自制以及产销一体的运营方案,准确识别和高效处置风电资产全生命周期内的多种风险,提升资产管理效能,保障投资收益的确定性;依托自研AI气候气象大模型,提供高精度气象预报和极端天气预警,降低交易市场风险,并通过运维窗口期规划降低运维成本;依托AI电价预测大模型覆盖多时空尺度精准电价预测,提供电力交易业务各阶段的短、中、长期数据预测,助力精准决策与收益增长。

  

555.jpg

  北京合信锐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彦龙在题为《基于“发售一体”的风电资产运营服务模式创新探索》的报告中提出,“136号文”实施后,风电资产运营由原来产销的割裂转向紧密协同,急需构建“发售电一体化”运营范式,以市场化思维重构服务商业模式,以数智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提供成本保障型的资产运营服务创新模式,通过不同技术要素的组合与协同,为客户提供可预期的收益目标。全域服务能力需通过 “数据打通、流程衔接、资源协同”实现发电与售电的动态匹配,最终提升业主的投资回报率。

 

666.jpg

  控制系统是风电机组中关键的核心部件,润阳能源技术与创新中心总监董晓光在题为《新型自主国产化产品在风电行业应用》的报告中,介绍了国产PLC产品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案、技术特性,以及在安全和技术支持方面的替代优势,并分享了润阳国产PLC主控系统在河南、甘肃风电场应用案例及经验。作为项目主导方,润阳能源全程负责软件开发、方案设计、样机部署、测试验证及并网调试等关键环节,成功实现国产化PLC在风电主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采用国产大型PLC完成主控程序开发,成功实现机组控制系统完全国产化替代。

  

777.jpg

  我国电力市场近来发展迅猛,预计到2025年底至少有23个省份处在现货试运行或中长期交易阶段,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深度参与到市场中来,市场博弈也显得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基于大数据和AI的各类创新技术如何在电力市场中寻找落地场景,尽可能为业务助力,成为了行业关注的关键问题。北京飔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燕兆以《创新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为题,展示了公司在电价预测、建立应用大模型方面的诸多尝试,以及在电力市场量化交易场景中取得的成果。

 

888.jpg

  风电后市场运维的核心痛点之一在于轴承润滑的精准性与可靠性,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钟伯录在题为《数智赋能风电机组轴承智慧润滑新范式》的报告中,展示了如何通过实时状态监测、智能算法决策、按需精准润滑,构建覆盖“感知—诊断—决策—执行—评估”全链条的智慧润滑及设备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同时,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应用案例,实证智慧润滑系统在显著提升润滑效率、大幅降低运维成本、延长轴承寿命、保障发电可靠性方面的突出成效,为风电提供可落地的降本增效与资产健康管理新路径。

 

999.jpg

  美国风电标委会负责人Mr. Kyle Wetzel在报告中介绍了《IEC 61400-32 标准中风电叶片运维最新进展》。该标准范围涵盖风险管理、状态监测、防雷系统与雷击损害、前缘侵蚀附加组件、和可选修改、使用寿命延长等方面。目前工作组正在起草标准,计划在2025年11月完成编制标准草案,2026年第一季度标准草案会送标委会成员审阅,2026年第三季度标委会会完成草案审阅。

  

1010.jpg

  针对风电领域存在的数据割裂、异构系统难整合等问题,导致分析效率低、决策精准性不足的行业痛点,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鹏在题为《多元数据融合在风电场运营中的实际应用》的报告中,分享了龙源工程的数据融合解决方案:硬件层面通过多种方式统一接入各类数据,打破设备孤岛;软件层面基于融合算法实现多源数据时空对齐、特征提取与综合分析,构建智能运维平台,提升预测性维护能力。自研监测系统在示范项目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1011.jpg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应用专家周思源以《内蕴安全,长效守护—壳牌MIDEL 7131海上风电电气绝缘油》为题,展示了壳牌润滑油针对风电行业的润滑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一款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复杂气候条件的高耐受性能、消防安全性能优异且兼具环保特性的电气绝缘油产品。Shell MIDEL 7131以其优异的安全特性及环保性能,已被批量应用于国内外的海上风电项目,获得国内外变压器及整机制造厂商的广泛验证,可显著减小海上升压站及换流站的结构重量及建造、维护成本。

 

1012.jpg

  在风电塔筒登高作业中,安全是必须恪守的底线。中际联合(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郭小伟以《免爬器升级,技术赋能风电运维作业安全》为题,介绍了3S在高空作业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3S升级款免爬器通过七大技术手段建立了风险防控机制,大幅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让操作更规范。其中,智能识别系统确保防坠器、安全带与车体三者联动,自动检测连接状态并发出语音提示,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

 

1013.jpg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工程服务公司服务产品总工李灿在题为《基于先进算法的偏航系统优化》的报告中,分享了智能偏航系统能够主动感知负载变化,采用自学习寻优策略进行偏航校正,主动调节偏航速度及载荷同时与主控进行实时交互,通过实时监测,进行智能化偏航控制,?;せ槠较低嘲踩迪志级苑?,提升发电量;增强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及时监测偏航驱动链问题,减少其机械损伤,延长机组寿命,在大幅提升机组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运维成本。

  

1014.jpg

  江苏国科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梁在题为《海上一体化“技术型智能”运维》的报告中,分享了公司开展模式创新,领跑海上综合运维,构建了完整的管理体系。推出“1+N”海洋套餐模式,涵盖常规运维+全年检+船舶+技改等机组发电端全方位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推广运检一体+技术方案+技改+维修的综合服务模式,布局电量交易,承接全生命周期整体服务和能源管理模式,成为海上风电综合服务商,提升在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1015.jpg

  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李迎兵在题为《风电机组制动器后市场的定制化升级与维?!返谋ǜ嬷?,针对制动部件(系统)维保的一些痛点与难点,给出了机组偏航制动力提升、偏航制动系统快速修复与维保、液压制动器密封升级、远程监测与诊断等售后典型问题解决方案。集成磨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摩擦片备件以及远程监测系统,将采集的数据利用5G网络进行远程传输,实现对风电制动系统的远程监控、控制和管理。运维人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风电制动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操控和参数调整。


  圆桌对话 同绘创新驱动智慧赋能新蓝图

  

111.jpg



  在互动交流环节,龙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鹏、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陈洪峰、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辉、远景能源后市场业务单元市场与交付总经理程海栋、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工程运维中心副总经理张庆德、三一重能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刘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工程服务公司副总经理倪黎、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国、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胥佳等9位嘉宾从自身实践出发,围绕风电后市场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创新路径,136号文对行业、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如何提升交易能力和数字化创新能力,推动运维服务向交易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运维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以及风电多元化融合项目的后服务市场如何开展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深度对话和剖析交流,给与会代表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多维度的思维碰撞,深厚的行业洞察和战略远见,宝贵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后市场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生态共建、共融共生提供了多元思路和路径。


222.jpg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装备分会副秘书长侯玉菡主持了对话。

  

333.jpg  444.jpg


555.jpg  666.jpg


777.jpg  888.jpg


999.jpg  1010.jpg


1011.jpg  640.png


  成果展示 筑牢学术根基赋能科研能力提升

  

1012.jpg


  经认真遴选,参与大会同期开展的论文征集和评优活动的68篇来稿入选《第十二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论文集》,内容涵盖运维管理及智慧运维、故障处理、升级改造及退役回收、研究与分析、技术及产品应用等方面。入选论文是广大风电技术工作者、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人员在风电后市场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全面地反映了我国风电后市场的发展和进步。经行业专家评选,15篇论文获评为优秀论文。 


1013.jpg


  作为最受关注的年度行业顶级盛会,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始终以“高端、求实、重效”为目标,已经成为后市场发展的“风向标”。本届大会不仅是凝聚行业智慧的盛会和高规格的交流平台,更是对后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擘画,为风电后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和行动坐标,将有力推动后市场全面开启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的新篇章。

  来源:CWEEA